| 編號 | 3478 |
|---|---|
| 成語 | 橫逆順受 |
| 注音 | ㄏㄥˊ ㄋㄧˋ ㄕㄨㄣˋ ㄕㄡˋ |
| 漢語拼音 | héng nì shùn shòu |
| 釋義 | 義參「逆來順受」。見「逆來順受」條。 |
| 典源 | 此處所列為「逆來順受」之典源,提供參考。宋.陳錄《善誘文.對治十常》居富貴常憐貧困,受快樂常恐災禍,見1>在常生知足,未來常思戒懼,冤結常求解免,衣食常思來處,起念常教純正,出語常思因果,逆境常當順受,動靜常付無心。守此十常,更無煩惱。〔注解〕(1)見:音ㄒ|ㄢˋ,同「現」。 |
| 典故說明 | 此處所列為「逆來順受」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宋朝陳錄的《善誘文》中有一篇〈對治十常〉。「對治」為佛教語,是斷絕煩惱的意思。〈對治十常〉即是斷絕煩惱的十種平常而重要的方法,其中有一個方法是「逆境常當順受」,是說處在惡劣環境或不順利時,要採取坦然接受的態度,才能免於煩惱。後來「逆來順受」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以順從的態度接受惡劣環境或不合理的待遇。出現「逆來順受」的書證如《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一二齣》:「逆來順受,須有通時。」 |
| 書證 | 01.宋.劉克莊〈臘月二十二夜漏下數刻小飲徑醉坐小閤睡傍無侍者仆於戶限眉鼻傷焉流血被面記以六言〉詩九首之九:「(某)嘗學斲傷鼻,不待狂言炙眉,禍福非自求者,橫逆(某)順受之。」 |
| 用法說明 | |
| 近義 | |
| 反義 | |
| 辨識 | |
| 參考語詞 | 逆來順受 |